在音响效果方面,要想把声音调好,那就需要对声音有所了解,要清楚什么样的声音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那我们要从什么角度上来理解声音呢?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是由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组成的,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这些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成分多少变化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介绍声音与频率的关系 。
音响效果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东西,每个人对音响效果的 好坏都理解不同,对音响效果的评价也就有了所谓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的说法 。
其实要理解音响效果的好坏,要从三个以下方面来理解 。
首先,音响设备一出厂,就可以视为天生,使用者一般不 会去改变它的结构和性能,这就是所谓的"天" 。
其次,天生的音响设备到了使用环境中组合起来,形成了系统,到了环境这个地方,也就落了"地",我们就要在这个"地"上,去理解天生的设备的特性,针对"地"的缺陷进行 补偿,实现一个天地合一的目的 。
再次,要想让人对音响效果做出好的评价,那就这套音响就必须提供一个满足人性化要求的声音效果。只有理解了人性化的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才能真正 形成天地人一体和谐的效果,所以,好的音响效果就是系统、环 境、人性化要求和谐存在,也就是达到了天地人和的境界 。
我们前面所做的工作,已经实现了天与地的和谐 。那么要满足人的要求,我们还需要做一些什么呢? 我们知道,人对声音的感受是主观的,而扩声系统是一个纯技术性的系统,它不能昕懂人的语言,井根据人的语言来进 行调整 。
作为操作音响的调音师,实际上是人机对话的翻译,把人的主观感受,用技术性的客观性能调整相对应。针对人的主观要求进行技术调整,让音响系统发出的声音效果满足人的听音要求 。
要想满足人的昕音要求,我们就要了解人的主观感受和声音的对应关系,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成分比例调整和人的主观感觉的对应关系 。大家可以在平时利用均衡 器进行对应的调节,去掌握这种对应关系,在工作中能运用自如了,也就手到病除了 。
我们先从频段划分的角度来进行介绍 。
100 Hz 以下超低频: 声音的丰满度。过多时感觉肥大、脆 肿甚至发抖,也影响其他频段的清晰度;缺少时感觉声音单薄、空荡荡、不丰满 。
100 - 250 Hz低频:声音的厚度 。过多时感觉声音太厚,有浑浊感和轰鸣声;缺少时感觉声音干瘪、没力 。
250 - 500 Hz 中低频:声音的饱满度 。过多时感觉声音空 洞、干硬,有广播声;缺少时感觉声音低频发虚、发软、发散、不集中 。
500 - 1 000 Hz低中频:人声的位置感 。过多时感觉人声过 于靠前,有抢出感;缺少时感觉人声位置靠后,有唱不出来的感觉 。
1000 - 2000 Hz 中频:声音的密度 。过多时感觉中频能量过 强,对耳朵有冲击感,容易疲劳;缺少时则感觉人声变软,有点发散,没穿透力 。
2 侧 -4cm Hz高中频:声音的亮度 。过多时感觉声音明亮但有 吵的感觉;缺少时感觉声音灰暗,同时有鼻塞感冒的感觉,不亮 。
4 000 - 8 000 Hz高频:声音的质感和通透感 。较多时表现 为金属感,过多则有点发炸,刺耳感;较少时则变成柔和的皮 革感,过少就变成灰蒙蒙的不通透的感觉 。
8000 Hz 以上超高频:声音的空间感 。过多,则产生令人不 安的烦躁感;缺少时声音感觉不开阔,缺乏灵气,有点呆板 。
这些是较宽频段的声音与主观听音感受的对应,范围比较大,如果掌握了这个对应关系,我们就可以在调音台均衡上施展一番手脚了。现在很多的调音台均衡器上带有一段或几段可 选择频段的均衡,也叫扫频 。在了解上述频段和声音的对应之 后,你就可以利用调音台均衡的扫频功能选择你所需要调整的 频段再进行电平上的提升或者衰减了 。
了解了较宽频段的声音对照以后,下面我们再对应到一些 具体的频段上,先从超低音的部分开始对照 。
50 Hz:丰满的气流感 。过多导致声音朦肿,低频瞬态变 差,声音变慢;过少则明显缺乏丰满的感觉 。
60 Hz: 超低音的包围感 。过多容易引起"嗡嗡"声,不清 晰,沉闷感;过少感觉没有包围感 。
80 Hz: 超低音的量感 。过多感觉超低音的量过大,头部有 不适感;过少则感觉超低音不足 。
100 Hz: 超低音的响度 。过多则感觉超低音太响,烦躁; 过少则感觉超低音不够响,昕不清 。
125 Hz: 超低音的力度 。过多则感觉超低音变硬,贝司有 轰鸣声;过少则感觉超低音变软,没力度,低鼓打不出来 。
接下来是针对全频音箱的对照关系 。
125 Hz: 低音的力度 。主要表现在低鼓的冲击力,多了感觉太猛;少了则变软 。
250 Hz: 中低频的硬度 。多了感觉人声变硬,有轰鸣声; 少了,感觉昕感偏软,不实在 。
400 - 500 Hz: 圆润度。多了感觉有空洞感,有类似广播声 的效果,人声不圆润;略少时则感觉感觉比较清爽,过少时则 不饱满。
800 Hz: 人声中频的密度 。过多则感觉人声突前,有抢出 感;少了感觉人声唱不出来,穿透力不足,有憋闷感 。
1250 Hz: 人声中频的硬度 。多了则感觉人声很硬,有打 耳朵的感觉;少了则人声变软,但有点虚弱 。
2500 Hz: 人声的通透感 。多了就感觉有刺耳的哨音,很 吧!、;少了声音变柔,有鼻塞感,不透彻 。
5000 - 6000 Hz: 质感 。多了有金属摩擦感,发炸;少了 则变皮革感,较柔和但缺少亮度 。
8000 Hz: 齿音 。多了感觉齿音突出,有烦躁感;少了则 缺乏灵性,发木 。
12500 Hz: 细碎的空间感 。多了令人发毛,有不安感;少 了则感觉压抑,不开阔,单调 。
掌握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大小比例,就可以有针对性去调整 均衡器来满足人的主观听音要求,就能够让自己的系统获得好的音响效果,从而获得客户的认可 。这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 找到感觉后牢记下来 。
通过小编以上的分享,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均衡器不同频率成分的声音与听觉的关系,如果你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们。